京蒙一家亲,书香石榴情
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与包头市图书馆开展对口帮扶交流
展开剩余87%为进一步推动京蒙两地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落实《京蒙文旅合作框架协议》精神,9月19日至20日,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陈丽娟一行四人莅临包头,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与合作交流活动。
深入基层调研,精准对接帮扶需求
19日,昌平区图书馆同仁首先走进重点帮扶对象——达茂旗图书馆及其分馆,并探访了富有草原特色的“红色蒙古包书屋”,实地感受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现状与服务创新。在与一线馆员的座谈中新富策略,陈丽娟馆长深情表示:“尽管面临文献资源短缺、设施设备陈旧等现实困难,达茂旗图书馆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坚守文化服务一线,特别是为边境读者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下一步,我们将从资源支持着手,切实帮助达茂旗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
共谋合作发展,深化两地交流座谈
20日上午,陈丽娟馆长一行莅临包头市图书馆参观交流。实地参观结束后,双方在包头市图书馆信息中心召开“京蒙帮扶”合作交流会。包头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立新,昌平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陈丽娟,以及昌平区图书馆的业务骨干、包头市图书馆的馆员代表共30余人共聚一堂开展座谈。王立新馆长首先系统介绍了包头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品牌项目和特色服务,并通过两部精彩宣传片,生动呈现了包头市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与阅读推广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
随后,昌平区图书馆的业务骨干分别围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等内容,分享了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陈丽娟馆长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包头市图书馆取得的各项成绩,她特别提到:“包头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用心用情为读者服务,打造了一个真正有温度的温暖场所,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现场她还即兴赋诗一首,将气氛推向高潮:
燕地书声远,蒙疆牧笛悠。
榴红凝厚谊,墨香结同舟。
云逐千山尽,心连万壑柔。
共言经典册,春意满神州。
诗句凝练典雅,寄托了对两地文化共融、民族团结与事业共进的美好愿景。陈馆长还代表昌平区图书馆向包头市图书馆赠送了两幅由北京书法名家为此次“京蒙帮扶”合作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包头市图书馆向昌平区图书馆回赠了本馆馆员原创绘本《来包头看流凌》、馆员设计研发的视障者专用安全马甲和地方文献等。这成为两地图书馆人情谊交融的见证,承载着对共同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此次交流标志着京蒙两地图书馆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未来,两馆将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文献捐赠、业务培训、地方文化展示、“春雨工程”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力边疆地区文化繁荣发展。
京蒙帮扶,不仅是资源的共享,更是文化的相知、智慧的碰撞。包头市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吸纳先进经验,持续拓展服务边界,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有温度的公共文化服务,让书香传得更远,让文脉联结更深。
发布于:北京市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